新浪旅游

神奇以色列:踏上神灵眷顾的土地(组图)

新浪旅游

关注

以色列是个神奇的地方,在很多人心里都有许许多多期待和向往。这里有扬名天下的哭墙,这里有海拔负四百多米的死海,这里有三教圣城耶路撒冷,这是传说中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这里更是千百年来犹太人的精神家园。犹太人的名声享誉世界,马克思、茨威格、卡夫卡、爱森斯坦、斯皮尔伯格,全世界的诺贝尔奖1/5 被犹太人获得...

    来,和我们一起,踏上这个神灵眷顾的神奇土地。

>>>>关于以色列

橄榄山上看耶路撒冷老城橄榄山上看耶路撒冷老城

1948年,以色列建国。国土总面积仅仅略大于一个北京市,一大半国土都被沙漠覆盖。然而六十多年以来,这个国度依靠无土种植、温室蔬果、土壤改良和滴灌等一系列农业技术,奇迹般成为世界一流农业强国。

马萨达 永不陷落的城堡

以色列这个名字,在我们曾经的记忆里约等于巴以战争、约旦河西岸、隔离区、耶路撒冷的归属、加沙地区、中东问题、犹太人定居点、巴以和谈、哈马斯、沙龙、拉宾、佩雷斯这些关键词,依稀记得曾经的高考题还背过关于这类的题目。当这个国家真实的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种穿越感,是无可比拟的。 

死海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语言描述我心里的以色列,描述我读过的,想象过的,看到的,感受的耶路撒冷。

以色列国会

忽然之间就觉得自己渺小的像一只蚂蚁,历史的沉重,宗教的纷争,仅存的那一点点阅读记忆轰然崩塌。什么样的人才能真的解读耶路撒冷?恐怕只有时间了吧。

>>>>非来不可的朝圣之地

古罗马-拜占庭式古迹遗址伯珊城全景

以色列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帝王,流散千年却血脉相承、依靠宗教捆绑并且延续下来的犹太文明,甚至是丢失千年又重新焕发光彩的希伯来语。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这里诞生、发展、相互取代,最后共存。成为西方游客心中非来不可的朝圣之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神奇。

万国教堂,耶稣被出卖地

其实迄今为止对于中国人而言以色列还不算是一个热门目的地。从见到我们微笑的犹太人就可以看出,他们经常会上搭讪问我们是从日本来的还是从台湾来的,更有人用泰国话或是韩国话问好。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十分惊讶,也十分友好。

圣墓大教堂里信徒亲吻耶稣复活的石板

和世界那些知名的热门旅游地比起来,这里是冷门。想来原因和飞行距离比较远、大多数人心理觉得存在不安全隐患有关。并且对于东方哲学下生存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基督教城邦对我们的吸引力恐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敌圣城拉萨。

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

以色列是亚、欧、非洲的中心,是他们各种文化宗教的汇聚地,如果曾经对国际政治或是世界宗教产生过哪怕一丁点兴趣,实在不应该错过这里。

>>>>来以色列旅游需要提前做功课

圣·约翰出生地

如果不了解圣经,来以色列是一场灾难。在耶路撒冷的每一条街道,在加利利湖畔的每一个教堂,都会和圣经里的故事、人物、事件、遗址不期而遇。每一条街巷上布满了从世界各地前来朝圣的信徒,或跟随神父,或手握信物,或低声祷告。

以色列城邦复原模型

如果不了解犹太人的历史,来以色列更是一场灾难。这是大卫王建立的伟大国度,这是希律王建立的伟大城邦,这是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一千多年仍然念念不忘的精神家园。这是传说中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犹太人和犹太教,是以色列的魂魄。

海法

佩雷拉在某一个场合说过,犹太人有两件重要的东西,一个是他们的土地他们的祖国,一个是他们的“妥拉”。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物质摧毁可以重建,唯有精神千年不倒,才塑造了今天的以色列。

哭墙前的犹太小男孩哭墙前的犹太小男孩

只有了解了他们在二战中饱受的摧残,才能体会犹太人为何如此珍视家园,使这个几乎全是荒漠的国度上布满了花朵;只有了解他们的《塔木德》,才能体会为何犹太人会如此尊重知识和文化;只有了解中东的政治和巴以的矛盾,才能了解以色列为何至今全民皆兵,隔离墙矗立;只有了解他们千年流亡史,才能体会他们在哭墙前为何长久站立,诵经面壁,默默哭泣……

   这就是以色列,一片神灵眷顾的土地。

(图文/幸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