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奥地利幼稚艺术派代表百水先生和他的百水屋

旅游天地

关注

奥地利著名幼稚艺术派代表弗雷登斯莱希·百水先生(1928年-2000年)生于维也纳,是近代知名艺术家。他认为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于是改名为百水。他经常用人的5层皮肤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即皮肤、衣服、房子、环境、地球;曲线是世界上最美的线条,他反对直线,崇尚曲线。

不同颜色拼接而成的百水屋

他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梦,就只是个梦而已。大家都有这样的梦,梦就会是个新的现实的起点。”但凡到过维也纳的人,旅游计划里绝少不了“百水屋”这一项。这是一幢位于维也纳3区的普通居民公寓楼,因其由百水先生设计而得名。由于它奇特的外观,打破常规的建筑设计理念,使这幢楼房自打“出生”以来就备受各方争议。然而,这并不妨碍它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以至于在维也纳这座名城里的大大小小几十处名胜古迹中不亚于霍夫堡皇宫和美泉宫。

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百水屋这座修建于1983年至1986年的百水屋被称为“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建筑”。百水先生厌恶对称和规则,这使得百水屋与传统建筑决裂:色彩斑斓的墙面更像是儿童随意涂抹的水彩画,院外的地面凹凸不平,一棵棵树从房顶、凉台、窗户里突然冒出,围墙呈波浪形,它里面的房间没有一间呈规则的四方形。有的评论家为这种大胆的艺术赞叹,也有人对这种夸张的艺术不屑一顾。另类艺术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说百水屋建成的第一天,有7万维也纳市民排成长龙前往参观。提交申请在这里租房的人络绎不绝,应接不暇。申请人数多到可提供房源的6倍。此后,慕名而来,一睹为快的游客也始终有增无减。

作为一栋私人住宅公寓,它的内部不对外开放,无法参观。百水先生为了满足游客愿望,在1991年又在此楼附近将一幢房子按照百水屋的风格改建成一个小型的参观购物区。与百水屋不同的是,这里人们可以走进去观看屋子内部不规则的设计细节。参观区的一层现在有商店和咖啡厅,二楼和三楼收集和陈列着百水先生在各个时期的作品,还有很多记录他创作的珍贵照片。旅游高峰的时候,这里一天会来5000到7000人!这座古怪的房子就像是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作品,色彩斑斓而充满童趣,又有一点儿卡通。亦有人说百水先生的确是受过高迪影响而才有此作品。百水先生利用弧线、颜色、几何形状、磁砖及废物建造的这座建筑,它的阳台、外墙壁及天台种满了各式植物。如果在秋天时分到访此地,这儿就像是一个色彩互相交错的果园和现代童话宫殿。百水先生设计百水屋很独特,任凭自己的艺术想象纵横驰骋。

据说他造房子也很另类,在施工期间,百水鼓励工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很多镶拼的地方都允许工人们自己创作,他甚至鼓励工人们不要用水平测量仪、角规等这些传统的测量工具,一切“手工制作”。因此,有人调侃说,恐怕是因为上帝觉得世界上的房子都太平淡太丑陋,看见百水先生的画很喜欢,所以让百水先生画出一幢房子,然后再由建筑师照着盖。看百水屋,更像是在欣赏一幅儿童随意涂抹的水彩画。外墙面上,红、蓝、黄、紫、橘红,大块大块鲜艳的颜色拼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

地板是用彩色的方砖铺成的,墙也用涂料涂成各种颜色。还有的部分像是忘了涂色,任一段段砖头或是只涂了灰泥的裸露本色。每个色块之间,都有深色的线条相隔,但似乎是孩子还难以把握手中的画笔,所有的线条都搞得弯弯曲曲,没有一条是直的。色块里的窗户高低不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完全是任意插进去的一般。或许觉得缺少了一点绿色,所以百水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一个小型公共社区的需要,努力体现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在所有的平台、凉台上都种上了树和灌木,整个楼里现在有大约250棵树,仅种树用的土就有900吨。于是从房顶、凉台边、窗户里竟冒出一棵棵的树来。这就是百水屋最大的特色:艳丽的色彩,拒绝直线和回归自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