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访薛暮桥孙冶方故居 玉祁走出的经济泰斗

新浪旅游

关注
薛暮桥故居

一次在查阅电子地图时偶然发现我国经济学泰斗薛暮桥故居在无锡市玉祁镇。玉祁镇离无锡市区20公里,离常州市区差不多也是20公里,属两市交界地区。薛暮桥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论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所作出的贡献,目前中国经济学界还无人出其右。一位仰慕已久的学者的故居就近在咫尺,怎么可以不前去拜访一下呢。(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常州晚霞客)

连续几天的阴雨阻断了我的行程。昨天早晨起来看到了多日不见的太阳(不过吃过早饭又隐入云层中去了),听天气预报没有雨,就匆匆驾车直奔无锡玉祁。只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玉祁镇。到了镇上便向路人打听薛暮桥故居在哪里?一连问了几个人都不知道薛暮桥是谁。索性到镇上的派出所去问,开始问了几个人也是不知道。后来问了户籍警,才告诉我出玉祁镇向西走大约3公里有一个叫“礼社”的小镇便是。到了那里才知道,这地方离常州更近了,与武进的崔桥镇仅一条田埂之隔。礼社在解放前是一个小镇,解放初曾是小乡的乡公所驻地。人民公社化后就与玉祁镇合并了,变成生产大队部,现在是村民委员会。但民居村舍仍是街道格局。

故居内天井

薛暮桥故居座落在礼社小镇的丁字路口,座南朝北,面向路口。三开间平房修葺一新。门前有省、市人民政府立“薛暮桥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故居简介”二块石碑。墙上挂有一块不锈钢制作的“薛暮桥生平事迹介绍”匾牌。我站在门前看了一会,只见大门紧闭,既不见管理员,也无售票口。迟疑间,听得屋内有些动静,便轻轻的敲了几下门,便有一位妇女前来开门。她说以为阴雨天不会有人来参观了。问我,来了多少人?我说,就我一人。她一边开门,一边说,那你自己看看吧。我一边道谢,一边进门参观故居。

这是一幢三间二进的平房,中间一个院子。看大门外的介绍,薛暮桥故居是1884年由其祖母主持修造的。原来有三间四进,第三进是楼房。现在供参观的只有二进,后面二进已经被薛家后人翻修成现代式楼房了。园中一棵生长了120多年的腊梅仍然生机昂然。为我开门的是薛暮桥先生的堂侄媳妇,约五十多岁年纪。她给我说,薛墓桥一生很不容易,不仅坐过三年国民党的监牢,还坐过十来年共产党的监牢。她看我脸带疑惑,便指着墙上挂的薛暮桥生平事迹展览中的一张照片说,这就是他被关在牛棚里的照片。怪不得在社科院召开的“祝贺薛暮桥同志从事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50周年茶话会”上薛暮桥要说,我有两次读书的机会,读了二所大学,“监牢大学”和“牛棚大学”。

薛暮桥

“四·一二”事变后薛暮桥被关在杭州监狱时曾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了经济学、哲学、历史,为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他的那位堂侄媳妇还对我说,本来薛家祖上在西街还有一幢更大的房子,就是因为薛暮桥被关进了杭州监狱,只能卖掉房子,化钱把他从监狱里赎出来。问到薛暮桥后人的情况,她指着一张解放前薛家拍的一张全家照说,薛暮桥生有三个女儿。老大去了苏联,现定居在俄罗斯;老二最有出息,做到湖北省副省长,可惜前几年患了癌症去世了;老三现在北京部队里,干得也不错,去年与俄罗斯的老大一起回老家来了。

过了一会,她又指着墙上薛暮桥与毛泽东、刘少奇、陈云、薄一波、邓小平、江泽民等老一辈领导人合影的照片说,薛暮桥一生也够风光了。特别是他生病住院时,温家宝总理亲自到医院看望,并高度评价薛暮桥为推进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作出的贡献。指出薛暮桥长期担任经济领域的领导并从事研究工作,是经济工作的实践者,也是我国经济领域的理论家。他的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受到国际经济界的重视。在其逝世前100多天,被授予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逝世时已101岁,真不愧人寿两丰了。

参观了一个多小时,我要道别时,薛暮桥的那位堂侄媳突然问我,那边孙冶方故居去过没有。我说,哪个孙冶方?她说,就是和薛暮桥一起搞经济研究的孙冶方。孙冶方也是这里人?我吃惊的问。是啊!就在东街头。她走出门外,用手一指说,从这里过去200多米。接着她又说,现在去可能没有人了。你在这里吃点便饭再过去吧。我连忙道谢说不用,不用。然后,带着十分惊奇的眼光向东街走去。

古戏台

这是一条狭窄的老街,过去江南农村到处都能看到的这样的老街,但这里看上去保存得比较完好。老街呈东西走向,大约有二、三百米长,临街多数为平房。街道用水泥浇筑。据说,过去街道地面是用青砖呈“人”字形侧铺,古色古香。街道的中间一块空地上建有一个古戏台。看上去戏台是新建的。戏台西侧一面墙上画了一幅很大的“礼社古镇规划图”。图的旁边有一段文字记述礼社古镇的历史由来。我站定细看,原来从南宋淳熙初年起玉祁镇西面就逐步形成村落,明成化年间,江阴薛氏到此定居后叫薛家巷村,到乾隆年间薛氏人丁兴旺,在薛家巷兴建街市,并以江阴丛桂坊同宗薛氏的“仁社”同义命名为“礼社”。意为“尚礼、守法、安居”之地。随后逐渐兴旺发展成小有名气的江南小镇。

戏台东侧就是孙冶方故居。故居座北朝南,门前有一块江苏省人民政府立的省级文物碑。正面墙上挂有两块不锈钢匾牌。一块是“薛明剑生平”。上载:薛明剑(1895年——1980年)同盟会员,国民党员,国大代表,国民政府参议员,立法委员。1917年起在荣德生(荣毅仁父亲)的赏识下致力于民族工业,历30余年,先后创办大、小企业60多个。1945年10月将玉祁、礼社等三个乡合并创办“自治实验乡”,自任乡长。又创办实验初中、钟瑞图书馆、火力发电厂、芙蓉圩排涝站等为民工程。且一生著述颇丰。

孙冶方故居

另一块是“孙冶方生平”。上载:孙冶方(1908年——1983年)中共模范党员,卓越的经济学家,15岁参加革命,1923年参加共青团,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任无锡地区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25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参与组织“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会”,并编辑《中国农村》杂志。先后任江苏省、华中局、华东局及苏皖边区财政领导要职。建国后历任上海军管委重工业科科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社科院顾问、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中顾委委员、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成员。

故居的大门果然紧闭着,敲了几下门没有动静,倒是把隔壁的老太太惊动了。她走出门来说,管理员刚走,要下午一点钟来。我说,没关系,我就在外面看看吧。同时,指着墙上的两块牌子问她,为什么挂两块牌子啊?这里倒底是谁的故居?她说,薛明剑与孙冶方是兄弟。哪为什么一个姓薛,一个姓孙呢?我又问。她说,在旧社会,孙冶方继承了舅家的香火,所以姓孙。噢!怪不得生平介绍上薛明剑又名薛萼培,孙冶方又名薛萼果,果真是一对亲兄弟啊!进不了屋,只能在外面照几张照片作个纪念。

从礼社开车出来,我一路上想,小小的一个礼社小镇能走出两位中国经济学泰斗,不能不说是锦绣江南的一个人文奇迹啊!可能这与几百年前小镇创建者立下的“尚礼、守法、安居”的民本思想的滋养不无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