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游方之旅”的纯美爱情

南方都市报
朋友邀我去贵州西江参加“游方之旅”,去之前我不知道“游方”是什么。根据字面的意思,原本我还以为这是一种和僧人的“行脚”类似的活动,即云游四方,于是欣然答应。然而来到西江的千户苗寨,才发现自己摆了个大乌龙。
游方,其实是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公开的社交和娱乐活动,他们往往通过游方这种方式,交结朋友,选择伴侣。这次的“游方之旅”,虽说只是一种体验活动,但还是让我对这个古老的活动以及苗族的人文风情,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小镇印象
古老原始的汉唐遗风
西江是贵州凯里市雷山县的一个镇,距离凯里市区只有30多公里。驱车40分钟左右,我们就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有上千户苗族家庭聚居在这里,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一座座吊脚楼在平地、江边或者山上拔地而起,颇为壮观。
同行的当地人阿俊告诉我们,长久以来,西江苗寨人口众多,良田稀少,为了不占用耕地建造房屋,就形成了依山临水建吊脚楼的传统。这里的吊脚楼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不过现在临街的房子大部分都改成了酒吧或者客栈,方便游客住宿以及休闲娱乐。
与其他地方的苗寨、侗寨、瑶寨等少数民族寨子景点相比,我感觉这里在商业开发和原始保护之间拿捏等比较恰当。大部分的居民还是按照过去的那种方式劳作、生活,寨子里又有充足的住宿和休闲娱乐的场所,游客可以慢慢逛,细细品味,流连在缓慢的时光中。
西江妇女的服饰和打扮比较特别,她们和别处的苗族妇女不太一样,每个人的头上都梳着高高的发髻,上面还要插一朵大红花。当地人告诉我,西江的苗族是最古老的苗族的分支,他们还保持着汉唐遗风。据说自唐朝他们从别处迁来此地时,就保持着这样的发饰,一直沿用至今。而她们身穿的衣服,也是宋朝的斜别纽扣的样式。
雨中即景
水墨西江,美得别致
7月正值贵州的雨季,走着走着,突然就下起了大雨。我刚刚走到了寨子里的一个斜坡上,回头一看,吊脚楼在半山腰上一路排过来,延绵至古街,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如同油画般优美。我正准备拍下一幅照片,没想到被顷刻而至的大暴雨打乱了计划。
我赶紧跑到一个亭子下躲起雨来,抬头望去,雨中的苗寨别有一番美妙。淅淅沥沥的雨点连成线,把远处深色的吊脚楼映衬得带有一种朦胧美感。近处的吊脚楼屋顶上,可以清晰看到雨水撞击瓦片后水珠四溅的景象,房顶上是白茫茫一片,像是披上了一层保护膜。如果天晴时的苗寨是一幅油画,那么雨中的苗寨就是一幅水墨画,美得那样别致、秀气。
拜访寨老
他的爱情,也从游方开始
吃过热情洋溢的长桌宴,我们去拜访寨子里的寨老。所谓寨老,就是寨子里的老人,60岁以上才有资格被推举为寨老。一般德高望重、拥有和睦家庭的老人才会成为寨老,他们用威信和公信力,去维护、打理着村里的大小事务。我们拜会的这位寨老名叫唐飞,今年65岁了。他头发花白,眉慈目善,穿着传统的苗族服装,十分和蔼。说起我们感兴趣的游方,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言语中都透着快乐。“游方是苗语音译,在苗语中是‘约会’的意思。这是我们苗族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与外寨男子参加。男女整装相聚,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属意后,分别相邀谈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定下婚约。”
被问及他年轻时是否也是用游方的方式“抱得美人归”,老唐一下变得害羞起来,哈哈笑了几声,然后才承认道,“是的,我也是靠游方认识了我的妻子,后来走到了一起,她为我生了4个孩子,我们一直很幸福。”说到与妻子相恋的过程,老唐一下子陷入了回忆中,“那时正值我们苗族最大的节日之一‘吃新节’,我们几个本村的男青年一起结伴到邻村去游方。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一群姑娘,我妻子也在其中。我们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便在游方坡上与她们对歌。我当然是有目的地对着心仪的姑娘唱情歌,她一下子也感受到了,似乎对我也有好感。那天我们就确立了恋人的关系。她送给我一个手镯作为定情信物,这意味着和我定下了婚约。我们苗族订婚很有意思,不是通过媒妁之言或是父母之命,而是我们自己私定终身。而且我们还有‘瞒婚’的习俗,即不给父母知道自己的婚事,父母就算知道也要假装不知道。等到我们结婚的前夜,我才把她接过来。而家里人为了假装不知道,那天都出去了。我们就这样结婚了。”
老唐在寨子里算是文化人了,退休之前在镇上的文化站工作,如今退下来,在家里颐养天年,弄孙为乐。他有4个孩子,大儿子在顺德博物馆工作,算是接过了老唐的衣钵。其他几个孩子都在雷山的文化部门工作。对于年青一代,老唐总是教育他们一定不能丢了苗族的传统,“像游方这种倾注着我们苗族人情感的古老而美好的传统习俗,一定不能丢弃,要好好传承下去。”
见证游方
因为爱情,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我们这次到访西江,也看到了一次真实的游方。那是在附近的一处梯田的草垛边,十来位姑娘们早就坐在那里,等待情郎。她们显然都经过了悉心打扮,戴上了漂亮的银饰,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不一会儿,几个小伙子就来了。他们先是起哄似地发出一声“哟嗬”的叫声,引起姑娘们的注意。同行的当地人说,这是有讲究的,叫声喊得越响亮,就证明自己越有信心。如果姑娘们有回应,则证明她们也对对方有好感。果不其然,姑娘们也发出了一声“哟嗬”,还夹杂着一些笑声。
接下来,便是男孩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们一个个轮番登场,或是唱情歌,或是吹木叶,慢慢地走到姑娘们的跟前,深情款款地请对方跟自己走。如果姑娘们有相中小伙子的,便伸出手,被他牵着走出来。两人再到另一处“私聊”。
在小伙子当中,其实有我们这次参加“游方之旅”的男游客,小乐便是其中一个。在他之前出场的几个人,有人成功了,也有人铩羽而归。所以小乐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由于小乐不会苗语,所以他只能演唱普通话的情歌了。只见他走出人群,唱到:“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不要被我的样子吓坏……”小乐的歌声引来对面的姑娘一阵哄堂大笑,估计她们是从来都没有见过演唱普通话情歌来参加游方的。小乐向着姑娘们越走越近,歌声也越来越响亮了。他闭上眼睛,一片深情,歌声颇为动人。但不一会儿大家又笑了,而且连我们这些旁观者都笑得前仰后合。小乐赶紧睁开眼睛,发现一只小狗正朝自己走来……
虽说这次参加的游客中没有成功牵手的,但是看着一对对苗族男女幸福地走到一起,我们还是感到一阵欣慰,对他们的纯真的爱情由衷祝福。
攻略
交通:从深圳坐飞机前往贵阳,然后在附近的贵阳东客运站坐车前往凯里,票价为60元,用时约2个半小时。到达凯里后再转车前往西江千户苗寨,用时约为40分钟。
美食:黔东南的口味偏酸,西江的饮食口味以酸辣为主。风味食品还有凯里酸汤鱼、下司狗肉、下司酸汤鱼、香茅草烧鱼、侗家油茶、社饭、从江香猪、三穗麻鸭、榕江香羊等等。
住宿:在西江千户苗寨住宿很方便,景区里有很多客栈、旅馆,都是当地村民开设的,大部分都有宽带、热水等设施。价格为颇为低廉,只需100元左右就可住一晚。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伍世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