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两年 四川旅游六大新力量重磅亮相

封面新闻
四川旅游西环线连接了成都市、阿坝州、甘孜州和雅安市,沿线风光无限。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丹巴、海螺沟、青城山-都江堰、夹金山等景区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沿线新看点】
达古冰川 西环线的冷美人
西环线上还有一颗耀眼的明珠——位于黑水县的达古冰川。达古冰川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
5月-6月,是在达古冰川景区赏杜鹃的最佳时节,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摇曳生姿。到了I号冰川,一股寒意迎面扑来,月牙形的冰川跃入眼帘,冰川前缘的冰蚀崖若隐若现,蔚蓝的冰蚀湖中飘浮着无数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洁白晶莹的冰块。走近了,冰川前缘的褶皱状飘逸的线状纹饰,像树木年轮一般,线条美丽而清晰,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川白中透绿,绿中带蓝,晶莹剔透,耀人眼目。
冰川草原生态游线路:
成都—达古冰川—红原—成都
达古冰川周末游线路:成都—达古冰川—三奥雪山—“芦花会议”会址—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客龙沟—色尔古藏寨—成都
汶川
西环线上崛起的新秀
作为四川省确定的四大旅游精品环线之一,四川旅游西环线沿线汇聚了四川西部壮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尤其是“5·12”汶川地震后,汶川境内三江景区的摇身一变令人感到惊艳,水磨古镇用2年时间从废墟中拔地而起,而位于映秀的震源地牛圈沟,更是一个展示真实震源,实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场所……“震后,不少新兴景区从西环线中凸现出来,已经成为了这条旅游精品线路上的新亮点!”汶川县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旭英告诉记者。
一路美景
灾区、 废墟? 新希望!
2010年5月1日,成都—汶川。汽车从成都出发,没有选择都汶高速。从都江堰到汶川,重走国道213线,2008年和2010年,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如今已经建设得远比震前美丽。沿着国道213线,进入紫坪铺库区,青山碧水,摇开车窗吹着凉悠悠的风,顿觉心情清爽。过了友谊隧道,汶川旅游的信息提示牌矗立在路边,指引着通往美景的方向。“也只有走上这条线,才能看看咱们成都人饮水水源紫坪铺大坝的优美景色。”王旭英介绍,越往汶川方向走,景区交通提示牌也就越加明晰,游客从成都到汶川不会再愁找不着路。
映秀,无数次见诸报端的漩口中学遗址就在眼前,深陷倾斜的大楼述说着2008年5月12日的悲痛;在牛圈沟震源点,翻滚而起的碎石下甚至可以找出排列的规律;漩口镇集中村农家乐,灾区人民的生活正在变化,进入三江国家级AAAA景区,在百鸟山庄的山林中听空山鸟鸣,洗涤心灵,体验漂流,感受心跳刺激……
三江景区
穿越、 野战? 耍漂流!
三江距成都95公里,过都江堰青城大桥,沿213国道溯岷江而上,约一个多小时即到。三江,因寿江上游的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汇合而得名,景区飞瀑流晖、古木参天、花奇石异。流泉细语呢喃,野花含玉滴翠,树木婀娜多姿,形成了20余处特色景观。大自然不仅将动物活化石——大熊猫、植物活化石——珙桐赐予了三江景区,还在悠悠岁月中给三江景区留下了茶马古道、藏宝洞、盘龙寺遗址、羌式木屋、古碉、浪桥、转经塔……
居住城市久了,便向往着在青山绿水间过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三江景区里有森林小火车、溜索、骑马、丛林野战、射箭、水上跑步球、野外露营、徒步穿越、溯溪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梦幻漂流,蓝色的河流托起乘坐的红色橡皮舟,让浪花尽情亲吻脸颊,让河水放纵淌过心灵,涤去时间和空间,漂走烦恼和忧愁,让欢笑在峡谷中荡漾。
三江历史上属于瓦寺土司管辖的地区,介于汉区和藏区之间。数千年来,藏、羌、汉三个民族在此融洽相处,繁衍生息。三江远隔尘世,谷深峡幽,风景绮丽。蓝色的漂流河谷,五彩的海子流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珍稀的奇花异兽,梦幻的流云霞光,浪漫的红叶白雪,斑斓的野花草原,构成了生机盎然的原生画卷。
据了解,“5·12”地震前,三江景区虽然风景秀丽,但景区的软硬件设施相对滞后,景区接待能力也较低,游客接待量不大。特别是地震发生后,三江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遭受到了毁灭性破坏,昔日的美丽景区瞬间化为一片废墟。
如今,三江景区已经从一片残垣断壁中破茧成蝶,变成了美丽的“水乡藏寨”!就在今年1月18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公布、命名三江景区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三江也就成为了极重灾区中迅速恢复旅游,并在震后第一个成功创国家AAAA的景区。
水磨古镇
碉楼、老街?小 丽 江 !
传统的羌族建筑,碉楼,老街,安静祥和的禅寿老街。雄伟的碉楼眺望着远方,对面的青山、脚下的绿水,环绕着这座宁静的小城;亭台楼角,小桥安静地守护着禅寿老街,有小孩奔跑着闯进游人的镜头;院落门前“硝烟四起”,楚河、汉界之争正在两根烟斗中风生水起;而在那青石板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谁家的老腊肉正在飘香?
“只用了2年时间,一座浓郁的西羌民族特色新城在废墟中拔地而起,原汁原味的西羌历史文化再现,让水磨古镇散发着无比的魅力!”王旭英介绍,来到水磨,你会发现丽江的靓影,没错,根据重建规划,水磨要建设成为经济强镇,只不过是必须由原来的发展农业和工业经济,变为以教育、旅游、休闲、观光、居住为主的新经济体系,水磨已经被打造成了四川的“丽江”。据了解,目前,水磨古镇的配套设施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今年之内,水磨古镇将申报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西环线精品旅游线路:
汶川—成都两日游推荐路线:D1成都—成灌高速—都汶高速—映秀—漩口中学遗址—渔子溪瞭望台—天崩石—牛圈沟震源点—百花大桥遗迹—漩口镇集中村农家乐—三江—水乡藏寨—潘达尔景区;D2潘达尔景区—三江水乡藏寨—水磨古镇(禅寿老街、羌城)—国道213线—地震壁画—紫坪铺库区—都汶高速—成灌高速—成都

九环东线
九环东线精品线路: 绵阳—北川地震遗址—药王谷—平武(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报恩寺)—黄龙—九寨沟
九寨沟东线,是指由成都经绵阳、江油、平武进入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一条旅游线路,全程400余公里;与经由成都、汶川、茂县的西线共同组成大九寨旅游环线。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九环东线道路交通一度中断,从旅游安全保障方面考虑,没有对旅游团队车辆实施开放,旅游团队只能通过空中双飞前往九寨沟。
直至今年4月中旬,东线在经过修复后,双向开始通车。今年“五一”小长假3天,九寨沟景区共接待游客22360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4421人次,增长率为24.64%。九环线东线的双向通车,为广大旅游爱好者驾车出游“童话世界”九寨沟及沿途崭新的景点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沿线新看点】
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 探险+美景+珍稀动物
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保护区中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的领航者。从2000年开始正式接待国际生态游客,王朗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示范和培训基地。目前,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具备了100多人的接待能力,景区外围社区白马乡开展的民俗旅游接待点具备近2000人的接待能力,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独树一帜,限制游客容量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旅游监测,主要针对高端生态旅游活动开展营销和产品提升。
北川药王谷 医药文化+地质奇观
从不曾见过也不曾想过会有这样一种花,可以如此盛放——花瓣如雨、花瓣如河、满树满山满地的紫色花瓣的海洋。辛夷花树干需二人合抱,冠幅20-30米,辛夷花开,颜色由白到紫,倚山成势,堪称奇观。每年清明节,药王谷都要举办辛夷花节。辛夷花节是羌、汉的民俗节,历年羌民都会在这里举行祭山会,附近州县的民间艺人、巫师端公、游戏杂耍、手工技师都要汇集谷内,一展高超技艺。古时辛夷花节还是红男绿女的求偶节,人们选出辛夷仙子,佩戴花冠。夜晚,欢乐谷燃起大火,从四面八方来的客人围着火堆跳舞,送花,相中者则到河边定下终身。
药王谷旅游度假区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山地旅游度假区,也是“5.12”地震后四川省内首家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新建的旅游景区,位于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药王山上。游览三百亩中医药养生主题文化园林,品味中华千年传统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走进地质奇观——药王地宫、躲兵洞、莲花洞、石林,天上地下体验大自然万年造化的神功。登药王山顶,参观朝拜药王大佛,登凌绝顶,一览众山之小天地之阔……
北川地震遗址 全省旅游黄金线+高起点整合
北川羌族自治县隶属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川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古称“神禹故里”,还是红军长征路过之地。2008年5月12日突发的地震给美丽的北川带来巨大灾难……目前,北川地震遗址一日游主要包含了沿途游览新安县和老安县(现新北川),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以及观看地震后重建的一幢幢崭新的羌族民居(吉娜羌寨)。据了解,北川地震遗址旅游将被纳入全省的地震旅游黄金路线。同时,北川着力推进将唐家山堰塞湖—禹里风景名胜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遗迹进行高起点的资源整合和开发。此外,寻龙山景区大部分基础设施已经恢复接待能力,二期将建成集影视文化基地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景区;吉娜羌寨参照国家A级景区评价标准对其进行景点打造,是全县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小寨子沟旅游区集羌族风情与自然生态于一体,是一个绝美的“深山羌寨”。
青都旅游线,作为四川世界遗产的黄金旅游线,主要集中在都江堰市内,青城幽幽,古堰长流,青城山风景区、都江堰风景区、虹口风景区是该线路上的热点景区。随着快铁的建成,以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和博大精深“道”文化为主题的《道解都江堰》大型实景演出也将于6月上演。
【沿线新看点】
都江堰 美丽依旧,亮出新王牌
5月7日,驶上成灌高速,路两边巨大的广告牌依然写着“都江堰感谢全国人民的援助!”放眼望去,和谐号动车组已经以200公里的时速在成灌快铁上飞驰。快到都江堰市区时,一排排崭新的重建房矗立在眼前,居民们搬出椅子,围在一起喝茶、晒太阳。
两年时间,青都景区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地震后仅4个半月,都江堰景区内桥、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修复就已全面完成,2008年9月29日,景区地震后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旅游业恢复到灾前80%的水平。2010年底以二王庙重建结束为标志,全面恢复景区。
“都江堰景区内人潮涌动,景色还是那样美,明年、后年我们还来玩!”5月1日,记者在都江堰采访时巧遇一对老夫妇,他们都是摄影爱好者,这次专程来看看地震两年后都江堰的变化,用镜头记录新都江堰,亲眼见证震后都江堰依然美丽的山水画卷和风土人情。
青城山 乘上“快铁”,出游更便捷
5月10日,成灌快铁的建成缩短了成都中心城市与都江堰的距离,青都旅游线将利用这条快速通道引来更多的观光客,让“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展现出新的活力。搭快铁,从成都到都江堰只需30分钟的车程,实现了两地的无缝连接,构建了成青“半小时”生活圈。这不仅拉近了都江堰与成都城区的实际距离,更重要的是拉近了游客对青城山—都江堰的心理距离,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旅游线上的发展。
“从前去都江堰旅游,都要转几次车!”回想起以前周末如果自己不开车去都江堰还真比较麻烦,林芸说,以后还考虑在都江堰买房子,周末可以住一天,把虹口、龙池都玩够。“最巴适的还有青城山老腊肉、白果炖鸡!”
世界遗产 《道解都江堰》释放独特魅力
“游客到都江堰之后,既能领略都江堰-青城山秀丽的风光,宜人的山水,又能深刻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加之夜晚《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给游客带来的视听震撼。”6月,由梅帅元先生担纲总策划的《道解都江堰》大型实景演出将在都江堰紫坪铺镇开演。据都江堰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都江堰市旅游局、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局局长鲁洪斌介绍,《道解都江堰》的艺术创作,运用山水实景演出形式,以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和博大精深的道文化为主体内容,通过500多名演艺人员的精彩表演,对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造福千秋万代的水利工程进行艺术解读,展示出一种超级的浪漫精神,成为都江堰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与象征。
“让游客通过古堰之旅,对因堰而名,因水而兴,因道而盛的都江堰的历史文化会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体会。”鲁洪斌称,游客通过观看《道解都江堰》大型实景演出,从而延长在都江堰市的逗留时间,丰富都江堰的夜间旅游文化项目,带动都江堰市旅游产业链的联动发展,推动都江堰市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步伐。
青都线精品旅游线路:
D1:上午:拜水都江堰;下午:问道青城山;晚上:品味“道解都江堰”,晚上住乡村酒店。
D2:上午:都江堰美食体验;下午:虹口激情漂流;晚上:畅饮南桥夜啤酒。

成乐线
成(都)乐(山)线是四川省最早重点推出的五大精品线路之一。 5·12地震之后,成乐线路成为了扛起四川震后旅游复苏的关键线路。目前,正在进行线路统筹中的成乐线主要是以“中国佛教名山”国际旅游区为核心旅游目的地,串连了眉山三苏祠、洪雅瓦屋山、雅安周公山、蒙顶山等高水准旅游区,旅游线路范围涉及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雅安市等我省重要旅游区域。
【沿线新看点】
峨眉山-乐山大佛 展示十种新生活样本
虽然还是以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为主要看点,但是地震之后这两个景区合二为一,迅速完成了从产品到营销的高度整合,并在寻求打造最具四川代表意义的国际休闲度假地上不遗余力。
眼下,在推出了赏花、采茶、泡汤、野游等春天的印象之后,峨眉山景区在盛春时节,推出了以“东西南北中,自驾峨眉峰”为主题的自驾游生活,以“紫气氡来”为主题的沐浴仙山温泉生活,以观赏峨眉山杜鹃花、珙桐花为内容的赏花生活,以苦笋宴、野菜火锅为重点的享受峨眉山天然美食生活等十种新生活样本,为那些将峨眉计划放入背包中的行者,为那些赖在峨眉享受精致时光、反客为主的游人,提供峨眉生活的十种方式。
洪雅柳江古镇 几度烟雨朦朦
2009年5月1日正式开街以来,柳江古镇成为四川古镇游中的佼佼者。身处花溪坝上的柳江古镇依然与此处山水融为一体,质朴玲珑,清新宜人。傍水而建的古镇上,桢楠、巨榕等名木古树四季郁郁葱葱,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群落掩映其间,环拥古镇的杨村河与花溪河水娟秀清澈,临河的吊脚楼下,或是洗衣的村姑,或是成群嬉戏的鸭鹅。若是芳菲三四月来柳江,烟雨时常眷顾,小桥流水、古树老街皆烟雾笼罩,远处是或隐或现的青翠玉屏山!
在柳江古镇休闲度假区内,有一座紧傍柳江古镇海拔1200多米的神奇玉屏山。如果今夏来玉屏避暑,除了不受蚊虫打扰外,隐藏于山脊的野鸡坪度假营地又是一个惊喜!而不得不佩服的是,于这份惊喜之外还要加上一份激动的是,不知是哪位浪漫之士居然在林间造出了六座别致的“鸟巢”!依托于笔直的柳杉树干半空,搭建的“鸟巢”居然五脏俱全,完全可以满足一家人或情侣二人的度假所需。巢在树梢,人在巢内,何等逍遥乐活!
瓦屋山 漂浮云雾中的巨大方舟
一百多年前,英国旅行家、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考察瓦屋山时写道:“瓦屋山,远眺就像一艘漂浮在云雾中的巨大方舟……”这座海拔2830米的“巨大方舟”,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则坦荡平阔,11平方公里的高原森林平台凸置云端。
若是早已体验过“会当凌绝顶”带来的高山仰止,那么,登顶瓦屋山,体验到的则是一种在云端尽情漫步的愉悦。山顶台地11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高山平台,而瓦屋山也因原始植被保存完好,为全国最大的森林公园之一。动物精灵则多达460种,大熊猫、小熊猫等多种珍稀动物自由自在享受着这一方云中仙境;而有“活化石”之称的天然珙桐林在此居然繁衍数万亩,为国内最大的一片珙桐林;天然杜鹃林更达六十万亩,数量和规模同居全国之冠。
除了时间上的景色交替,在立体的空间上,瓦屋山也能呈现出变换的景观概念,平地突起数千米,山脚山顶,气候悬殊。正可谓一山是一年,一年是一山,时间与空间的绝妙配搭,组成了梦境般的瓦屋山。
成乐线精品旅游线路:
成都—成乐高速—眉山(三苏祠)—洪雅(柳江古镇、玉屏山、侯家山寨)—瓦屋山—高庙古镇—峨眉山—乐山大佛—成都

三国文化旅游线
三国文化旅游线路: 成都—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德阳—罗江庞统祠—绵阳安县—梓潼七曲山大庙—翠云长廊—剑阁剑门关—广元昭化古城
三国文化旅游线从成都的武侯祠到德阳罗江庞统祠、剑门关、阆中张飞庙、广元昭化古城等,链接起了德阳、绵阳、广元等地主要景点,是川北方向一条主要的旅游线路。
在震后两年里,通过对罗江三国蜀汉文化旅游区的排危与修护;改造剑门古镇整体风貌;昭化古城景区公路及古民居的修护;阆中古城旅游区张飞庙景观维修与加固等,使得这条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旅游线路重新焕发生机。今年“五一”前夕,剑门关的重新开门迎客,更是为这条线路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沿线新看点】
罗江县庞统祠墓 赏千年古柏忆当年豪气
庞统祠、墓(原名汉靖侯祠),坐落在金牛蜀道最后一道屏障——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庞统祠墓周围古柏掩,挺拔刚劲,苍翠葱郁,传说有为张飞亲手所植者。远肓参天的古柏林,似绿云翻腾,气势壮观;近看枝叶,霜皮溜寸,黛色参天。据测祠内所存两株古柏,今已1700余年。
三星堆博物馆 古蜀文化散发魅力
三星堆位于广汉城西11公里处的三星村,这里发掘的大量古蜀国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玉石礼器、陶器及其加工作坊、古城墙、住宅遗址等,说明这里曾是古蜀国都城,并已被列入我国古代五大商城之一。特别是1986年7月至9月发掘的两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其中最让人吃惊的有金杖、大铜人立像、大型人面具和青铜神树。另外还出土有青铜头像40余种,面具10余件。三星堆这批前所未有的珍贵文物的发现把古蜀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因此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
梓潼七曲山大庙 鉴赏“蜀道南大门”的恢宏
七曲山大庙位于绵阳城附近梓潼县境内的一座幽静的山上,从绵阳到梓潼的路非常好走,时间约需半小时。
自古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门”之称,建筑恢宏。大庙始建于晋,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迹建筑群,整个大庙一万二千多平方米,为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
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庙依山造势,极其宏伟壮观,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每年文昌帝生日时,梓潼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非常热闹。
李白纪念馆 感受浓郁文化底蕴
李白纪念馆位于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修建。纪念馆占地3万余平方米,与市内各处李白遗迹紧密相连。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醉仙楼、李杜亭、望月亭、会馆陈列室、珍藏室等建筑群和李太白坐像。园林带融合各派之长,独具一格,风光清幽秀美。纪念馆内收集有四千余件文物和展品,包括各代李诗版本和仇英、祝永明、张大千、傅抱石等人的力作。藏品丰富,陈列多样,有李白生平事迹展、历代藏品展、李白诗意画展等。门票10元,参观需时半小时左右。
剑门关 蜀道如今不再难
剑门关地处四川省北部剑阁县,是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和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在“5.12”地震中,景区基础建设、服务设施损毁严重。地震之后,剑阁县迅速启动重建工程,围绕“2010年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最终建成剑门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上的龙头景区和国内一流景区”目标,编制规划重建项目72个。目前,整个景区灾后重建已基本结束。据了解,新建的剑门蜀道标志性建筑剑门关关楼、5个蜀道文化主题广场以及红军攻克剑门关遗址、绝壁观光道、滚木坡古战场、仙云人家古院落群、天梯峡高空滑索、4D电影院……
昭化古城 天下第一山水太极
昭化,古称葭萌。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其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太极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遗址、遗迹众多,民风古朴典雅。
广元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唐家河,是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综合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元市青川县西北角,距成都300公里,九寨沟200公里,广元200公里,青川县城乔庄70公里。
保护区内不仅有大熊猫,而且还有数量较多,密度极大的扭角羚大型兽类。亲临唐家河的游人,有机会观赏到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这里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和完好的生态植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对人体大有裨益的负氧离子。夏秋季节云海日出,那浮光跃金的云海使你感受到大自然瑰丽多姿。凉风习习,四野一片葱绿,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金秋时节,山山岭岭五彩斑谰,色彩绚丽,使人领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置身其中的你会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贡嘎山一线
环贡嘎山精品旅游线路: 成都—泸定—海螺沟—燕子沟—康定—八美—塔公—丹巴—雅安—成都
甘孜州是四川省,乃至全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不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而且品位极高,资源性质非常符合当代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被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称为“中国21世纪旅游发展的后劲所在”,被评为“中国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地方”。来自甘孜州旅游局的消息称,目前,以康定城为中心,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已建成,而贡嘎山旅游线也成为两年来四川旅游的新亮点。
【沿线新看点】
景区连连 一路风光相随
康定情歌风景区、跑马山风景区、海螺沟风景区、燕子沟风景区……都在贡嘎山旅游线上,以康定(机场)为中心,两小时车程可到达的旅游景区、城镇组成的旅游圈被称为“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是我省“西环精品旅游线路”在甘孜州的主要载体,涉及康定、泸定、丹巴、道孚、九龙五个县。
目前旅游建设的重点是一个中心城市(康定情歌城)、四个旅游支撑城镇(泸桥镇、章谷镇、呷尔镇、磨西镇)、三个特色旅游城镇(新都桥镇、塔公镇、八美镇)、五个精品旅游区(塔公—亚拉旅游区、海螺沟旅游区、古碉藏寨美人谷旅游区、泸定桥—岚安红色旅游区、伍须海旅游区)。
主打“情歌”牌
蜀山之王贡嘎山、冰川世界海螺沟、康巴圣湖木格措、林中翡翠伍须海、高原瑶池玉龙西泉华滩、东方圣山亚拉,这里是“康定情歌”的故乡。
一曲《康定情歌》使溜溜的跑马山和美丽的康定城闻名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不仅仅是冲着这首歌而来,更是被康定的蓝天白云、雪山草甸、温泉瀑布、彩林翠湖所向往和吸引。从成都出发,穿过二郎山,犹如穿越一条时空隧道,一切就会迥然不同,于是你就惬意地聆听猎猎作响的转经声,邂逅彪悍的康巴汉子,牵手清纯的丹巴美女,贡嘎山吸引你、木格措震撼你、跑马山诱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