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众多的佛寺(组图)
托林寺
托林寺
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县政府所在地托林镇。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320公里左右。是著名的佛教古寺。是古格王子意西沃于11世纪初创建。“托林” 意译为飞翔,具有近千年的历史。
托林寺原规模较大,有3座大殿、10座小殿,虽其周围僧舍已尽为民用,但存留的城埂仍可窥见当年的雄伟。寺院现存殿宇还有白殿和果康,果康内保存有千年鹿角,相传为古格故妃之坐骑遗留,为稀世珍品;另外各殿顶部保留有大量的象形图纹,成为考古、文字学家的考究园地。
据记载,当时西藏战事频繁,佛教衰落。益西沃为弘扬佛法,修建该寺并迎请仁青桑布、达摩波罗等著名佛教大师来此著书说法,对西藏佛教后宏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后,益西沃想请孟加拉高僧阿底峡来阿里传教。为筹集聘金,益西沃四处征战,搜刮黄金,当他率兵到噶洛国去掠夺时,战败被俘,噶洛国国王声称要用益西沃等身重量黄金才能赎回。益西沃拒绝被赎,并嘱咐其子孙将黄金省下来迎请阿底峡。阿底峡听说后深受感动,决定进藏弘扬佛法。公元1036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及其24名弟子来阿里讲学,他在托林寺居住长达6年,他在这里讲习佛法、精修理论,最终写成了《菩提道灯论》等许多著作。6年的传经授法推动了阿里地区佛教的发展。据载,阿底峡来到阿里入住托林寺,于是托林寺名声大作,地位陡升,吸引了前后藏数以万计的学僧。1076年宗教界在托林寺举行纪念阿底峡圆寂大法会,西藏以及西康地区的僧侣们万里跋涉前往参加,史称“火龙年大法会”,并由此推波助澜,形成一场佛教复兴。
科迦寺
科迦寺
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距离普兰县城 15 公里,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有 420 公里左右。是著名的千年佛教古寺。
科迦寺依地势建造,依山傍水,坐南朝北,南北高山环抱。整个寺庙殿宇巍峨,各种大小经堂僧舍、舍利塔等相互映衬。这里气候和暖,风光宜人。它是西藏西部的一座著名的寺庙,和托林寺(扎达县)、那玛寺(克什米尔)一样,为大宗师仁青桑布主持修建的,据说为同一天修建,同一天开光,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科迦寺为萨迦派寺庙,于12世纪初建成,寺内主供文殊菩萨像。
传说当时在此地来了7名身强力壮的印度云游僧,从事佛事活动,行前特给国王留下7大包银子,惊奇的国王请教大师如何处置,大师称此乃财神“瞻巴拉”赐予的非凡妙果,不能占为己有,应行善积德,作为造福于众生的供品精心服侍。国王依照神意和大师指教,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相继在噶尔栋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上下宫堡和色康大经堂,暂时把7名印度游僧留下的银子统统供于其中。不久国王取出7大包银子带到地处中尼边界的“谢噶尔仓林”,请尼泊尔工匠制造一尊世间罕见的文殊菩萨像。造完后他又请仁钦桑布大师加持开光,在运往噶尔栋的途中,忽然听到文殊菩萨开金口说道:“吾依附于此地,扎根于此地”。这时国王喜出望外,就在此地修建了科迦寺。科迦寺开始属噶当派,后改宗止贡噶举派,后又改宗萨迦派至今,目前有17名喇嘛和1名管理员。藏历六月四日,科迦寺举办佛事活动,纪念萨迦派创始人,吸引众多朝圣者、旅游者前往。寺庙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建造工艺精良,可惜已有部分损毁;寺内原收藏大藏经100余卷,现只剩下6卷真品;殿内壁画保存完好,风格鲜明独特,均为百年珍品。科迦寺以其高超的雕刻、绘画、泥塑及建筑艺术价值名列阿里四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科迦寺佛事:藏历六月四日,在普兰县最南端的科迦寺举办该寺大师的佛事活动。科迦寺和托林寺是齐名的千年古寺,由于其在阿里和邻近的尼泊尔佛教界的影响,每年的这个时候,前来参加佛事活动的僧侣和群众不下千人。每当此时,寺中收藏的历代唐卡将挂于寺中,为佛事活动增添价值。
男人节:在普兰的科迦村有一个独具风趣的节日——每年藏历二月十一至十五日的男人节。节前,由村中有威望的老人操办集资,规定好每家所要提供的米面、酥油、肉类和柴草数量。过节当天,村里从18岁至最年长的男人都如皇帝般被侍候着,至高无上。所有男人都会集中在科迦寺门口广场,喝酒看戏,妇女儿童只能站着围观。每家轮流委派女人为男人们倒酒上菜,直至过完节日。节日一过,男女则平等相处。
圣湖边寺院
环湖环山寺庙群
在环绕圣湖朝圣道路上的西面、西南面、南面、东面、北面分布有五座寺庙,分别是葛举派的吉乌寺、浪那寺、色拉龙寺,格鲁派的楚古寺和果珠寺;在环绕神山岗仁布钦的朝圣道路上顺时针也分布有五座寺庙,是噶举派的曲古寺、直热普寺、尊祖普寺、江扎寺和色龙寺。十座寺庙、拉康分属于不同教派,却在面积不大的区域内同时存在和不断的发展,可见对神山圣湖的景仰已经远远高于了单纯的教派仪轨,跨越了教派的界限,达到了各教的和谐,在这多教并立、纷争不断的时空背景下是难得一见的。
直达布日寺
直达布日寺
直达布日寺位于冈底斯山以西,噶尔县门士乡西南8公里处,距离神山60多公里,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200公里。该寺由宁玛派高僧多扎喇嘛曲尼桑布始建。按宁玛大圆满之说法,此地是地下8政之一,是金刚亥母宫。后由不丹噶举派掌管,改宗噶举派。根据该寺主持喇嘛介绍,神山圣湖旅游景区是众信徒朝拜的胜地,它仿佛一个鸡蛋,而直达不日寺就相当于蛋黄,因此到神山朝拜必须先到这里朝拜,直达不日寺在宗教信仰上的地位可见一斑。寺旁的小山上有一块白石露出,形状酷似岗仁布钦,据说绕它一周,相当于绕神山一周,因此一年四季,转寺的环道上信徒不断。另外,山上的原始生殖崇拜物,山旁小溪中的过河石等,都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寺庙周围不远,有一处温泉,泉周围形成大理石般的泉华地貌,人们可以在这里捡到叫做“岗堤”的石灰石,据说可以驱病消灾,这里一年四季有大量的外地人来此治病,治疗效果及佳。直达不日寺在“文革”时被毁,1983年重建,现有2名喇嘛和2名管理员。
夏格巴林寺
夏格巴林寺
位于普兰县城西北面,距离县城5公里。夏格巴林寺也称为“贤柏林寺”。“夏格巴”在藏语里是“赎罪”的意思。据说,这是阿里噶尔本丹策旺在结束戎马生涯的时候,为自己修的忏悔寺,属格鲁派寺庙,该寺曾经是阿里规模最大的寺庙,曾有僧众300人,房屋250间,最大的经堂有300多根柱子,殿宇极为辉煌。也曾是普兰宗政府的冬季驻地。如今这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庞大废墟了,但对佛教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