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建水朝阳楼 云南的“小天安门”

新浪旅游

关注

朝阳楼即建水东门城楼,与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而且还比天安门早建28年,有“小天安门”的美称,雄踞于县城中心,为城里最繁华的地方,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象征和标志。

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惠历土城,明洪武20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卫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的周长为6里3分,高2丈5尺,筑有四门,门上各建楼四层。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们,北为永贞门。后来又经过多次重修,成为滇南重镇,即原临安古城。明末,西南北三楼都毁于战火,仅存下东城楼。清康熙四年(1665),重建西南北三楼,只经200多年就坍损了,只有东门楼仍屹立至今。东门迎晖门现已俗称朝阳楼,占地2312平方米,城楼南北长77米,东西宽26米。城门依据地势建于高岸,楼阁又起于两长多高、用砖石砌成的城门洞之上,全楼高达24米,由48根巨大木柱和难以计数的粗大横粱搭接成坚固的大木构架,上覆以三重檐歇山式屋顶,高24.45米,面积414平方米。《建水州志》记载有“东楼凌汉”一景,称颂道:“东城楼,高百尺,干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南中大观。”春夏季之间朝阳楼成百上千的雨燕做巢于檐下,呢喃声不绝于耳,蔚为奇观。

朝阳楼正面至今还悬挂着清代连知府来谦鸣所题、书法家石屏人涂啅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雄镇东南”为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惟一完整保存下来者,每字大近2米,雄浑俊美,冠绝于世。

朝阳楼背面悬挂着纂唐代草圣张旭所书“飞霞流云”狂草大字榜书,由杭州复制而来,笔法飞舞雄健,令人神往。“飞”字形如“魁星点斗”,神态生动,“霞”字好似“霸王举鼎”,盖世英武,“流”字犹如“刘海戏蟾”,悠闲自如,“云”字宛如“天女散花”,翩翩起舞,令人拍案叫绝。

城楼上木雕屏门,雕刻精巧,生动细腻,清丽华贵。城楼东侧大梁上完好地悬挂着明洪武年间铸造、至今还声闻数里的大铜钟,重三四千斤,高2米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文物价值。

朝阳楼巍峨挺拔、气势雄伟,风吹雨打600余年,经历了多次战乱的劫难和大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完好如初。前人作有一对联称赞它:“栋宇薄云霄,雄踞南疆八百里;气势壮河岳,堪称滇府第一楼。”现已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图片:新浪微博@田草08)

加载中...